杨骏为何要封赏群臣?
1、杨骏自知一向名声不好,便想用封赏来收买人心。左军将军傅抵写信给他说:“从来没有帝王刚死,臣下便论功行赏的。”杨骏不听,还是以惠帝名义下诏:中外群臣一律加爵位一等,参预办理武帝丧事的加位二等,二千石以上全封关中侯。免征租调一年。尽管如此,似乎也没有人出来赞扬他。
2、杨骏知道自己没有美德高望,害怕不能使远近之人和睦悦服,就依照魏明帝即位时的例子,大开封赏,以取悦于群臣。杨骏为政严苛而琐碎,刚愎自用,与众人不合,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劝诫杨骏说:“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弱主,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
3、杨骏虽然蠢,但是他也深知朝堂之中暗流涌动,为了笼络人心,杨骏不顾祖制,在晋武帝的守丧期还没过,就大肆封赏百官。此举可谓有得必有失,得之处在于朝中肯定有借机上位之人会向其靠拢;而失之处在于也让人看清了杨骏的能力,虽然权势滔天,但是杨骏本身就是一个空架子。
4、杨骏掌朝中大权时,拉了很多亲戚当官,又大肆封赏,想要遍施恩泽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何攀认为这样不对,于是和石崇一起提交议状上奏。奏文在石崇传内。皇帝没有采纳。后来他又以参加铲除杨骏的功绩,被封为西城侯,食邑万户,赐绢万匹,他的弟弟何逢被封为平卿侯,其兄长的儿子何逵被封为关中侯。
5、傅祗在皇帝驾崩后,面对太傅杨骏辅政时期提出的普遍进封爵位的提议,他致信杨骏表达反对意见,认为帝王初逝,臣下不应急于论功行赏。尽管杨骏未采纳其建议,傅祗仍晋升为侍中。在杨骏被诛杀时,傅祗在关键时刻提醒尚书武茂关注国家形势,促使他警觉起来。
一见杨骏就颤抖的司马冏,是在害怕这位大臣吗?
1、杨骏心中暗忖:司马家儿,无能为也!如今见到我,竟然害怕成这个样子!杨骏 画像 同时,杨骏也对孟观、李肇两个禁卫军军官更感满意,这二人还算聪明,对司马宗室的监视步步都不放松。武帝崩后,他对这两个武将一直没有厚意封贿,如今思之,他们的鹰犬之功还应得更厚的封赏。
2、杨骏独揽大权后,汝南王司马亮害怕杨骏要害他,便逃亡许昌。司马亮这一跑,更是让杨骏嚣张跋扈。他辅政时期,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还要交于他,然后由他直接下发执行。一时间,杨骏俨然变成了西晋王朝的真皇帝。
3、其次,司马炎临终前的顾命大臣同样所托非人——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 八王中的第一位主角也就这样闪亮登场了,无论是司马亮还是杨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懦弱。 这下问题就大了。 随着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一场大戏就此拉开。
关于杨骏和杨骏的画值多少钱一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