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东京梦华诗词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宋·东京梦华》中的宋词依然令人感动。其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李煜的《虞美人》,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李煜的词作在《大宋·东京梦华》中得到了恰当的运用,作为序曲真真是恰当不过。
东京梦华的八首宋词是虞美人、青玉案、蝶恋花、雨霖铃、少年游、破阵子、满江红、水调歌头。虞美人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时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虞美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丽和悲剧命运,被词人巧妙地融入到词中,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色彩。
美丽的彩霞,华美的仙居,开封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所在之处。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李汾《汴梁杂诗》放眼所见,到处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饰华丽的轿车争相停靠在大街旁,名贵矫健的宝马纵情奔驰在御街上,镶金叠翠耀人眼目,罗袖绮裳飘送芳香。
大宋·东京梦华的创作历程
1、年10月26日晚,大型水上实景剧《大宋·东京梦华》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内演出。该剧由著名制作人梅帅元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班底制作,展现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印象画卷,利用水系景观、人文演出和历史背景,通过经典宋词和画卷的串联,构成对开封古城辉煌历史的追溯。
2、《东京梦华录》是一部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这部作品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内容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年-1125年)年间的社会风貌。
3、创作历程:2007年10月26日晚,大型水上实景剧《大宋·东京梦华》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内演出。该剧由著名制作人梅帅元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班底制作,展现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印象画卷,利用水系景观、人文演出和历史背景,通过经典宋词和画卷的串联,构成对开封古城辉煌历史的追溯。
4、创作历程。2007年10月26日晚,大型水上实景剧《大宋·东京梦华》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内演出。该剧由著名制作人梅帅元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班底制作,展现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印象画卷。利用水系景观、人文演出和历史背景,通过经典宋词和画卷的串联,构成对开封古城辉煌历史的追溯。
《东京梦华录》讲的是什么内容
1、《东京梦华录》所记的主要内容是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也有关于宋代典章制度和讲唱文学的资料。全书共十卷,卷一有东都外城、旧京城、河道、大内、内诸司、外诸司。卷二有御街、朱雀门外街巷、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酒楼东街巷、酒楼和饮食果子等八条。
2、《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书中记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公元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
3、《东京梦华录》是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宋孟元老撰。元老号幽兰居士,原名盂钺,曾任开封府仪曹,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居里及其余仕履俱不详。
东京梦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