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派的电影有哪些?
《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术师》、《处女泉》和《穿过黑暗的玻璃》则让他在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三大电影节各有斩获。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德国,1999年青年才俊导演汤-蒂克的《罗拉快跑》是一部成功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影片在结构上为故事设置了三个结局,体现了导演打破传统叙事规则的努力;在影音风格上上,快切、动画、摇滚乐、动感人物、大块色调对比等汇成大杂烩,充分表现出剪贴拼凑的特征。
《阿甘正传》这部在1995年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奥斯卡大奖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却一直被国内的影迷认为是《阿Q正传》的翻版。温斯顿的原著是一本充满讽刺的后现代主义荒诞小说,而影片则对故事进行了深化和改编,摒弃了原著荒诞的概念,添加了不少温情元素,使影片成为一种理想化道德的象征。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认为,1968年后的法国电影,尤其是戈达尔的影片和德国导演让—玛丽·斯特劳布的若干影片,已经包含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反叛精神和若干形式因素,如拼贴、随意插入引文和照片、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直接面对观众宣讲等颠覆传统电影语言的手段。
关于电影给朱丽叶的信影评和给朱丽叶的信 豆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