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工业时代?什么是现代化?
1、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来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现代化的基本词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
2、后工业时代。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
3、工业时代是从工业革命到知识革命前之间,大致为1760年-1970年,包括起步期的机械化和城市化、发展期的电气化和民主化、成熟期的家庭机械化和电器化、过渡期的自动化和社会福利化。
4、后工业化时代: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的。克拉克(1940)指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5、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科技专家之所以拥有权力,全凭他们受的专业教育与技术专长。丹尼尔·贝尔把人在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不同的社会是依据不同的中轴建立起来的。
6、后工业时代并不是反工业时代,并不是重新回到农业时代。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
什么叫做后工业化?
1、后工业化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超过工业和农业。后工业化是1973年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他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并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检验。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最简单的特点是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2、所谓“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时代。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3、所谓“后工业化时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为主体的时代。
4、后工业化时代: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美日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的。克拉克(1940)指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什么是后工业化时代?
1、后工业社会和新工业社会之争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持不同看法的争议。
2、转变经济方式的政策驱动与碳减排的全球共同行动,提前结束了中国的工业化时代。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将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割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中国工业化的方式及工业比重将发生质的转变。
3、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地质工作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由矿产勘查拓宽到环境研究,例如土壤、水、普通和有毒或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场地的界定、自然灾害的防治、气候变化的地学因素、二氧化碳的地下存储,以及模拟未来气候发展的地学信息等问题受到重视。不同国家地质工作结构调整的力度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国情。
后工业时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后工业时代是什么意思、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