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梅兰芳》观后感
我今天首先要向党和毛主席致最崇高的敬礼,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亲爱的同志们致衷心的谢意。今天这个纪念会,不独是我个人和周信芳先生的光荣,也是我们全中国戏曲工作者最大的光荣。刚才欧阳先生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梅兰芳的影片评价
梅兰芳对于爱情和亲情,对于知己和配偶,对于相伴和孤独,对于情感和艺术,梅兰芳是做出巨大抉择和牺牲。梅兰芳是个伟大的京剧艺术家,在对中国的京剧发展传承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电影《梅兰芳》(2008)评价:前半部展现梅兰芳与十三爷对台戏的精彩场面,塑造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形象,整体评价较高。后半部分则大失水准,黎明扮演的青年梅兰芳形象偏胖,演技显得压抑和拘谨,没有展现出梅兰芳不卑不亢、风神潇洒的独特气质。
梅兰芳的影片评价之所以高,首先在于其精湛的演技和卓越的表演艺术。他的表演细腻入微,情感真挚,无论是角色的内心独白还是外在动作,都能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和性格。这种精湛的演技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投入地欣赏京剧艺术。
电影《梅兰芳》并非一部严格遵循历史事实的传记片,它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融合了多种元素塑造角色。影片中的梅兰芳形象与现实中的他有所出入,例如电影中描绘的成长历程、与邱如白的关系以及与孟小冬的感情等,并非如电影所呈现的那样。探讨陈凯歌的创作是否忠实于梅兰芳的真实形象,似乎没有定论。
你能给我梅兰芳影评400字或500字的吗?
1、《梅兰芳》的开头比较好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1,这部分很用心地再现了老北京的梨园风貌。2,演得不好的演员在这段还都没有出场。走进影院之前已经听到不少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论,可是电影一开场,我一看,谁说拍得不好?节奏快、有故事、表现细腻、台词精彩、表演传神,连里面的几段京戏都挺好听。
2、对于陈凯歌塑造的 梅兰芳,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本能地是这个路数。 我所受的美育,是要为天下受苦的人代言,在我的青春,对 街头乞丐的兴趣,远远大于漂亮女生。我们崇拜梵高,对高更不 以为然,因为梵高苦到割了自己的耳朵,高更虽然穷困之极,但 他毕竟在塔希提岛上玩土著女人,享受了点生活。
3、主要演员:黎明 章子怡 孙红雷 陈红 1938年,梅兰芳的朋友邱如白站在生命垂危的梅兰芳床前。他几十年同梅兰芳兄弟般地相处,又甚至几乎成了梅兰芳的敌人。邱如白突然发现,为了了解梅兰芳,竟用了一生的时间。
4、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
梅兰芳影评200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梅兰芳影视作品体悟、梅兰芳影评200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