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中无权犹执一”这句话的理解
“执中无权犹执一”,“中”是天理,天理可以因时变动,执中就是遵循天理,本身不是“盲目”的。“权”是变化。“执一”,固守不变。这句话的意思是“遵循天理如果不会变通就是太执着,太偏执了”。举一个例子,孝是仁之本,孝是对的,人人应该去孝顺父母。这是天理。
但是,)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孟子】尽心上 二十六)孟子曰:“杨子取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②,为之。子莫执中③;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译文;孟子说:“杨朱主张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 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便是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只要 是对天下有利,他都肯干。子莫则主张中道。
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是以圣人执一④为天下式⑤。【注】④执:王本原作“抱”,依高明、陈鼓应等说,据帛书本改。执一:阴阳调和,介乎有无之间。⑤式:范式,榜样。【译】所以圣人恪守中庸之道,成为世人效仿的榜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枉:弯曲,委屈。敝:破旧,坏。执一:守道。执,执守,顺应。
本句,楚简本缺失,帛书本作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傅奕本作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式是范式,有以身垂范的含义,而牧则是牧养,义胜。
意思是:圣人掌握天道,用来治理天下。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原文: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舆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所有圣人都会经历这四个步骤,首先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然后“让心属于自己”,之后“世界是调心的道具”,最后“参透生死”,实现“执一”和“守中”,以自己的行为为唐小仁作出表率,让天下人可以对照他们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天下人作出表率,就是“为天下式”。
执一词语释义
专心一致,固执地坚持一种意见。执一,读音zhí yī,汉语词语,意思是专一。出自《韩非子·扬权》。《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孟子·尽心上》:“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这个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承载着丰富的含义。首先,它表示专一和专心致志,如同《荀子·尧问》中所说:“执一无失,行微无怠。”这意味着在行事时要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省事》中也强调了“多为少善,不如执一”,意即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胜过分散精力做许多事情。
其中,“执一”指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影响,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守中”则是指遵循中庸之道,不过度追求极端,保持适度的平衡。执一守中强调了人的内心平和与平衡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避免偏执和极端,遵循中庸之道,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执的意思是坚持、掌握、执行或固执己见。执是一个含义丰富多样的词语,常出现在日常生活和文献中。以下是关于“执”的详细解释: 坚持。当人们在做某件事或追求某个目标时,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不轻易放弃,这种表现就可以用执来形容。例如,“执着于理想”一词中,执就表示对理想的坚持。
执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是详细的解释:执的基本含义之一是拿住、掌握。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说某人执着于某物,就是指这个人紧紧抓住这个东西,不轻易放手。另外,在描述某种技艺或知识时,也可以用到执字,表示掌握、精通。
关于执一和执一不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